凡是对病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但又不妨碍植物正常生长的药剂,统称为杀菌剂。杀菌剂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保护性杀菌剂,二是内吸性杀菌剂。
在病菌侵染作物之前,先在作物表面上施药,防止病菌入侵,起到保护作用,这类杀菌剂称为保护性杀菌剂。这类杀菌剂使用后,能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透气、透水、透光的致密性保护药膜,这层保护膜能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这类杀菌剂杀菌谱广,兼治性强,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保护性杀菌剂的持效期一般为7-10天
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硫及无机硫化合物,如硫磺悬浮剂,固体石硫合剂等;铜制剂,主要有波尔多液,铜氨合剂等;有机硫化合物,如福美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等;酞酰亚铵类,如克菌丹、敌菌丹和灭菌丹等;抗生素类,如井冈霉素、灭瘟素、多氧霉素等;其它类,如叶枯灵、叶枯净、百菌清、禾穗宁等。
内吸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施用于作物体的某一部位后能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运输到作物体的其他部位发生作用,具有这种性能的杀菌剂称为内吸性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有两种传导方式:一是向顶性传导,即药剂被吸收到植物体内以后随蒸腾流向植物顶部传导至顶叶、顶芽及叶类、叶缘,目前的内吸性杀菌剂多属此类。另一种是向基性传导,即药剂被植物体吸收后于韧皮部内沿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向下传导。
内吸性杀菌剂能渗入到作物体内或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对病菌直接产生作用或影响植物代谢,杀灭或抑制病菌的致病过程,清除病害或减轻病害。这类杀菌剂又称为治疗性杀菌剂,杀菌专性强,治疗效果好,但易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
内吸性杀菌剂主要有以下几类:苯并咪唑类,如苯菌灵、多菌灵、噻菌灵、硫菌灵与甲基硫菌灵等;二甲酰亚胺类,如异菌脲、乙烯菌核利等;有机磷类,如稻瘟净、异稻瘟净、三乙膦酸铝等;苯基酰胺类,如甲霜灵等;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此类杀菌剂包括十三吗啉、嗪氨灵、丁赛特、甲菌啶和乙菌啶、抑霉唑和咪酰胺、三唑醇和三唑酮等,从化学结构上看,他们分别属于吗啉、吡啉、吡啶、嘧啶、咪唑、2,4-三唑类化合物。甾醇合成抑制剂类杀菌剂兼具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杀菌谱较广。
按杀菌剂的原料来源分:
1、无机杀菌剂 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 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 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 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等。
5、唑类杀菌剂 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世高、丙环唑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 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农抗120等。
7、复配杀菌剂 如炭疽福美、杀毒矾、霜脲锰锌、甲霜灵•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8、其他杀菌剂 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克菌丹等。
琳海植保——敬请登录北京园林植保网查阅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