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角金盘叶片上的怪异“疮痂”
诊断: 
症状表现:
八角金盘植株进入6月份以后,在其叶片和果柄上大量出现密集细小的病斑,正面灰白色、疥癣状略增厚,背面圆形疣状突起明显,后期病虎中间破裂,严重影响八角金盘植株的正常生长和观赏价值
成因分析:
这种怪异病斑是八角金盘疮痂型炭疽病病菌以菌丝体在八角金盘染病组织中越冬,翌春温、湿度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从伤口或气孔侵入入角金盘叶片组织,4~6月间发生最为严重。
处方:
1 加强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性。
2 及时清除病叶,将落叶集中烧毁,可防止该病害的蔓延传播。
3发病初期,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炭特灵乳油500倍液,或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交替使用,每半月一次,连续3~4次,防治效果较好。
二、小叶朴嫩枝上不明原因的“果实”
诊断: 
症状表现:
人们常常可以见到小叶朴树的小枝上长了一个个小核桃大小的“果实”,但与一般的果实不一样的是,这些“果实”的端部还能长出枝条来如果把“果实”打开,还可见到里面有一个肉乎乎的白色小虫或一头长有长长“鼻子”的灰褐色甲虫。
成因分析:
这种怪异“果实”,是由于一种象鼻虫——赵氏瘿孔象鼻虫的寄生所引起的
当小叶朴的嫩枝被象鼻虫侵害后,因受刺激增生出不正常的组织——“虫瘿”,象鼻虫就把这团组织的内部当成它的“育儿袋”,虫瘿里面既是幼虫生长发育的?襁褓?,又是它们的避难所,直到幼虫成熟后才离开虫瘿。
处方:
1 发生个别虫瘿,及时将其摘除烧毁。
2 定期喷洒内吸性农药,如40%的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
3 在盆土中埋施少量呋喃丹颗粒。
三、蚊母树叶片上的彩色“鼓丁”
诊断: 
症状表现:
在蚊母树、杨梅叶蚊母树、银缕梅等植株上,每年长出新叶后,在其叶片的正面,会出现黄豆粒大小、早期颜色呈浅黄,后变红紫的“鼓丁”状虫瘿,严重时满树都是五颜六色的虫瘿,后期由于有翅蚜的迁飞,虫瘿破裂,形成难看的黑色残瘿。
成因分析:
这是扁蚜科杭州新胸蚜寄生形成的虫瘿。该虫在华东地区,每年11月份侨蚜迁回蚊母上产生孤雌胎生有性蚜,有性蚜觅偶交配产卵在叶芽内:3月初,在蚊母幼叶上长出大小不一的虫瘿;在蚊母叶芽萌动时,卵孵化为干母,刺吸新叶,被害处产生凹陷,虫体四周叶肉组织因受刺激而隆起,逐渐将干母虫体包埋构成虫瘿,形成瘿瘤;6月上旬,瘿瘤破裂,有翅迁飞蚜飞出,迁往越夏寄主。
处方:
1 人工防治,当发现蚊母树上有少量虫瘿时,可于5月前摘除受害严重的叶片,集中烧毁。
2 药剂防治,可于11~12月间对蚊母喷施强内吸性药剂,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杀灭迁回蚜和有性蚜;春季当蚊母刚展叶、瘿瘤尚未封口时,可继续喷一次。
琳海植保——敬请登录北京园林植保网查阅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