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修剪是园林植物综合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在园林上,整形修剪广泛地用于树木、花草的培植以及盆景的艺术造型和养护,这对提高绿化效果和观赏价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修剪,既能调节苗木的枝叶生长量,达到枝叶茂盛、花朵盛开的目的,还能均衡树势,培养出栽培者需要的造型,为苗木出圃定植确定树型打下基础。现根据我县滨河公园植物的管理措施,简介一下园林绿化苗木的造型与修剪技术。
一、造形与植物资源的利用
我县的园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水生、陆生园林植物有55科150种。因我县自然条件的限制,部分园林植物的栽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也有不少的种类植物,可以用于造型,并生长良好易于发展。花灌木如:玫瑰、月季、野蔷薇、榆叶梅、小叶丁香、黄刺玫、黄杨、迎春、连翘、小檗等,以及白蜡、臭椿、悬铃木、碧桃、栾树、紫叶李、稠李、合欢等树生长良好抗性强,应该加以发展和充分利用。
二、整形修剪的时间
园林植物的修剪除了在休眠期进行外,还可以在生长期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和栽植要求多次进行。
三、修剪方法
1、去除枝干萌条和死枝
在新生枝未木质化时,除去主干上或根部萌发的无用嫩枝条,去蘖时一定要用修枝剪贴树干剪,剪口要平,防止撕裂树皮或遗留枯桩。同时也要去除树冠上的枯死枝条,以增加树形的完美度。
2、疏枝
为使树木保持优美的冠形,使树体通风透光,促进局部树枝更好的生长;要对树木进行疏枝,疏去过密枝及病弱枝,以集中养分,增强树势。为落叶乔木疏枝时,剪锯口应与着生枝平齐,不留枯桩。为灌木疏枝,要齐地皮截断。为常绿树疏除大枝时,要留1—2cm的小桩子,不可齐着生长枝剪平。
三、修剪造型的方法和要求
1、落叶乔木树干的培养
(1)移植苗(当年春移植的苗木)养干方法。顶芽饱满的乔木,如悬铃木、白蜡、臭椿、栾树、银杏、加杨等移植后不可剪去主梢。顶芽萌芽力差的乔木,如毛白杨、国槐、刺槐和柳树等,移植后必须将主梢剪去20—30cm,选择饱满芽留在剪口下,促使它发芽成为延长的主干。
(2)保养苗(移植成活后第二年抚育的苗木)养干方法。速生的大乔木,如杨、柳等,冬季修剪主要是将分枝点提到树高的1/2—3/5处,对上部出现的竞争枝应剪除。有明显顶芽的乔木,如元宝枫等,应多留细小侧枝,疏除较粗和直立的侧枝,以利于养直主干,待树干硬化后,再逐步提高分枝点。树干不易长直的乔木,如女贞、栾树、卫矛等,都应在移植之后多留枝叶,养好根系,在移植后的第二年冬季剪截主干,翌年加强肥水管理,即能长成直立的树干。
2、落叶乔木树冠的培养
(1)高大落叶乔木,如杨、柳等,其树冠一般不需要人工整形,只在上部出现较强的竞争枝时,要及时疏枝,否则易出现双头主。
(2)无中央干的落叶乔木,如槐树、元宝枫、馒头柳等,树干养成后,结合第二次移植,按2.5m的高度定干,即将2.5m以上的主干部分全部剪去,然后选留3—5个向四面放射的主枝,把它们培养成骨干枝,第二年将这些主枝在35—40cm处短截,促使它第二次分枝,即能形成树冠。
(3)龙爪槐嫁接成活后,冬剪时在枝条下垂部位重短截,使其萌生向上枝条,就能使树冠向外扩展而形成伞形树冠。
3、灌木的修剪造型
(1)单干圆头形。此树形适用于榆叶梅、紫叶李、黄栌等树种。其整形方法是:移植后先养起树干,在树干46—60cm处剪断定干,翌春发芽后,留长势均匀、角度合适的主枝3—5个,将下部无用枝剪除,第二年冬剪时将主枝在25—35cm处短截,促使它二次分枝,即可养成单干圆头形。
(2)多干式灌木,如连翘、迎春、黄刺玫、玫瑰、黄杨等,移植后,从地表向上每个主枝只留3—5个芽,将其上部剪去,使它从近地表处再分枝,就能形成有3—5个干的多干式灌木。
(3)篱架式灌木,如爬蔓月季、蔷薇等不能直立的灌木必须高篱架才能增加观赏价值。在抚育管理阶段,主要是养好根系和培养3—5个粗壮的主蔓,而将多余的枝蔓在萌芽时疏除。
4、常绿树的修剪造型
(1)松柏类。一般松柏类的顶端优势明显,主干易养。其中油松、华山松等主枝是轮生状,如一年轮的主枝数量过多,则中央干的优势易被减弱。因此,当轮生的主枝过多时,可每轮只留4—5个分布合理均匀的主枝,将其余的疏除。如出圃作行道树栽植的苗木,在苗圃中抚育至6—7年生以后,应每年将其分枝点提高一轮,到出圃时达到分枝点在2.5m以上的高度。白皮松以及桧柏等松柏类,易自下部生出徒长枝,而出现双干现象。在苗圃抚育期间,应随时去除与中央领导干并列的徒长枝。
(2)绿篱用苗。绿篱用苗要求下部枝条密集,为达到这一目的,应在苗木出圃的前一年春季剪梢,促使其下部多发枝条。
琳海植保——敬请登录北京园林植保网查阅更多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