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美化环境的要求的提高, 一些城市为了尽快建成“生态园林城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让大树进城,大规模搞绿化,以期让城市迅速绿起来,但很多时候、很多地方一味追求速度,忽视细节,不讲科学,造成了“栽数而不是栽树”的现象,各种绿化苗木栽了很多,死得却不少,这不仅造成新的生态破坏,还大大增加了成本。为此,鄙人根据以往大树移植所积累的经验将各位最为关心的影响大树成活的各种因素及解决办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希望能对大家以后移植大树有所帮助。
1、树的选择。不管是工程还是苗圃,都应尽量选择树势良好,无病虫害的大树。
2、 新引进的的异地苗木。一些异地苗木不适合当地土质和气候条件。解决办法:尽量引进当地的苗木或各种环境条件类似的地方的苗木,或采取逐步驯化的方法。
3、 修剪不当。修剪时以保持树体总体冠型为前提,去除枯枝、病枝、裂枝、内堂过密枝。在保证美观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大树的收支平衡。另外,不同的树种和所带土球大小对修剪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因修剪太少而导致树干和叶片枯萎,应立即重剪,并输液补充养分和水分。修剪留下的较大的伤口应用伤口涂抹剂进行涂抹处理。
4、 栽植深度不适宜。过浅宜被干死,过深则可能导致根部水浇不透或积水过湿,从而引起大树死亡。解决方法:不同树种要求不一样,在移植大树前应先了解所移大树的各种生理特性,如常见的香樟、桂花、银杏等就不能移植过深,如果栽深了,应尽量将覆土减少,并放几根PVC透气管和排水管。但杉树类对此就要求不高。
5、 树皮损伤。俗话说“人怕伤心,树怕伤皮”。树皮损坏直接影响树木的营养循环,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不能运输到根部,根系长不好,也将直接影响大树地上部分的生长,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大树不死亡长势也不会很好。解决方法:在移植大树的各个环节中必须注意保护树皮不被损伤。如果损伤且较大的伤口,最好找到原位的树皮消毒后及时复原位绑扎或钉紧,无法找到原位的树皮可剥用切枝的新鲜树皮植皮。这种伤口的树皮一定注意保湿和防腐。具体做法是用消毒杀菌处理过的敷料包扎(敷料可选用苔藓或椰壳粉)。
6、 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和地下污水。移栽苗木所在地周围的一些工厂,企业排放的对大树生长有害的气体,容易引起苗木的死亡。如二氧化硫、氯化氢等,容易引起周围土壤的PH值大大降低,另外,地下水及浇灌大树的水也对大树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解决方法:如果选苗圃,尽量避免选在有有毒气体排放的工矿企业附近,如果是工地,且工地附近有这样的污染,那么就尽量不要选择对这些有毒气体敏感的树种。
7、 起挖时对粗大根的处理。必须用锋利的锯子锯断,不能用钝器硬性铲裂,造成伤根。对于较大的根断面应喷生根剂和杀菌剂。
8、 起挖和移栽过程中发生猝到,造成树体“内伤”或折断折裂树干和损伤树皮。
9、 在起挖和运输移栽过程中,因气温太高或起挖到栽植间隔时间太长,导致水分蒸腾过多。解决方法:一是喷蒸腾抑制剂,二是输液,一方面减少水分的流失,一方面不断从外部补充水分和养分。
10、 大树晃动和根部松动。定植时根部与土壤结合不紧,栽后无支撑,引起大树晃动和根部松动,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土球破损,损伤根系。解决方法:定植时边浇水边填土,边夯实,定植好后不要随便摇晃大树,且要搭好支撑架,如果已经发生这种情况,仍要马上固定好大树,并浇灌生根剂,以促快速发新根。
11、 土球。土球太小,根系受损严重;常绿树种未带土球;落叶树种在生长季节移植也未带土球。
12、 栽植坑和填土的消毒杀菌。如果栽植坑和填土未经消毒和杀菌处理,容易导致土传病菌的传播,使大树根部腐烂。解决方法:栽植坑撒入杀菌剂,栽好后在浇定根水的时候加入防根腐的杀菌剂。
13、 夏季高温季节,运输途中遮荫蓬接触树体使空气不流通,导致温度过高烧树。因此运输途中遮荫蓬应与树体保持一定距离。
14、 移植穴过小或“锅底型”,根系不易伸展,造成根系吸收营养能力弱。
15、 浇水。浇水不透,表面上看着树穴内水已灌满,但实际水并未浇透,因此浇水时应检查是否浇透;未浇防冻水和返青水,尤其是当年种植的树木,土壤封冻前应浇防冻水,来年初春土壤化冻后应浇返青水。
16、 冻害。新移栽的大树因本身树势较弱,抗冻能力较差,除要浇防冻水之外,还应将大树根部覆土适当加厚,并盖上薄膜,树干主体也应用塑料薄膜包裹。但要注意的是,在越冬后气温回升时,应将所有薄膜尽早除去,以利呼吸。
琳海植保——敬请登录北京园林植保网查阅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