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蛀干害虫主要有天牛类、透翅蛾类等。
一、成虫防治措施
1、药剂防治
防治天牛成虫推荐选用绿色威雷。又名8%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剂。作用原理是在天牛踩触时立即破裂,释放时高效原药粘附于天牛足部并进入体内,从而达到杀死天牛目的。试验示范表明,对天牛成虫24小时防效在90%以上,持效期长达52天,并且毒性为低毒,无药害,对人畜安全,在环境中低残留。
注意事项:⑴常规喷雾300-400倍,超低容量喷雾100-150倍;⑵喷药位置,树干、分枝及其它天牛成虫喜出没之处;⑶喷药以树皮湿润为宜;⑷防治时间,当年第一批天牛羽化出孔高峰期。
2、引诱剂诱捕
防治透翅蛾类害虫可应用性信息素诱芯置于诱捕器内,挂于林内、林缘1米左右高度,可诱捕100-150米范围内的雄虫,起到杀虫目的。
二、幼虫防治措施

1、打孔注药
此法适合林木胸径在5cm以上散生树木蛀干害虫的防治。亦即在每年的5月份开始,发现树干表面有虫孔时,直接用注射器向虫孔注药或者挂吊袋(瓶)输液。如防治天牛,当发现虫孔中淌出新鲜锯屑,说明虫孔内有天牛幼虫存在,可用树虫康或蛀虫净5~10倍液,按每厘米胸径1~1.5ml药液用量进行注射或者稀释50倍进行输液(胸径10-15cm挂一公斤的吊袋一个,每递增5cm增加一个吊袋),后用黄泥封口,以免药液挥发掉,防效可达98%以上。药剂也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杨树主干基部不同方向不同高度钻4-5个孔洞,注药以孔洞注满为准约5毫升。
2、释放肿腿蜂
“以虫治虫”,是一项生物防治措施。肿腿蜂是蛀干性害虫幼虫和蛹的体外寄生蜂。由于蛀干性害虫多寄生在植物内部,使用化学药剂不易达到防治目的,而利用肿腿蜂这类寄生蜂来防治则效果显著。释放方法:在天牛幼虫期,对有蛀孔的杨树每株释放肿腿蜂100头左右,一般连续释放三年肿腿蜂种群数量达到一定值,可以在释放地繁衍扩散,从而使防治范围扩大,防治效果愈趋明显。
3、使用毒签
作用原理是释放挥发性物质或产生内吸性物质使虫道内的害虫中毒死亡。原来应用较多的是磷化锌、敌敌畏等,但毒性较高。现推荐使用吡虫啉、树虫康、蛀虫清等乳油,插签方法:棉签上蘸上吡虫啉、树虫康、蛀虫清等乳油,先用无药的一端探明蛀孔的方向、深度、大小,后将有药的一端插入蛀孔内,深4-6厘米,每蛀孔一支。插入签后用黄泥封口,以防漏出。
4、根部埋药法
①直接埋药。使用树虫康或蛀虫净按照100倍液进行稀释,在距树0.5~1.5m的外围开环状沟,或开挖2~3个穴,直接浇灌后封土。即可明显各类害虫,药效可持续2个月左右。
②根埋药瓶。将树虫康或蛀虫净5倍液,装入瓶子,在树干根基外围地面,挖土让树根暴露出来,选不超过香烟粗的树根,剪断根梢,把原根插进药瓶。注意根端要插到瓶底,然后用塑膜封好瓶口埋入土中。通过树根直接吸药,药液很快随导管输送到树体各部,可有效防治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