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树:春季是植树的有利时机。土壤解冻后,应立即抓紧时机植树。植大小乔木前作好规划设计,事先挖(刨)好树坑,要做到随挖、随运、随种、随浇水,以提高苗木存活率。
1.移栽时间
每年的早春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为最佳移栽时间。此时,树木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生长势弱,代谢活动缓慢。移植后不久,遇春暖花开,树木的活动力逐渐转强,易成活。忌夏季移栽,因为此时气温高,蒸腾作用强,移栽后无法解决树木体内水分和养分的供给,难以成活。
2. 起苗
(1)截枝。截枝是大树老桩移栽工作的重要一环,有利于降低树叶的水分蒸腾量和养分消耗量,保持树体内供需平衡。截枝量的多少应依树龄大小、树种的不同而不同。上百年的老树因生长势弱最好不留枝,生长旺期的大树可适当留一些枝条,阔叶树因蒸腾量大要少留枝,针叶树可多留一些枝。要除去病枯枝、徒长枝和交叉枝。之后,用伤口涂抹剂涂好树木上的伤口,这样做既可消毒又可起保护作用,避免伤口被病虫危害和雨水侵蚀。
(2)取桩。树桩移栽土球的直径约为树桩地径的6~8倍。侧根较多的树木,土球的直径留大一些;侧根较少的树木,土球的直径可略小一点,但要挖深一些。开挖时,要尽量少碰散土球的土壤。挖到1/2深度时要用浸湿的草帘和草绳捆扎好土球,为了减轻运输重量,土球愈向深处愈小,使之成圆锥体。断根时最好用锯子锯断,以免伤根。在锯口处,喷洒生根粉500倍溶液或树木移栽生根液,可促进新根生长。挖出后,要用湿草帘和草绳把土球包好捆实,草绳要捆至树干2~1.5米高处。将捆紧的草绳淋湿,这样既防止土壤松散,又利于保护树干不碰伤,还可避免阳光直射,具有一定的保温保湿作用。
树桩挖倒前要依其朝向作好记号,挖倒放下后,要进行第二次栽枝,把必须截掉而第一次未截断的枝条截除。对伤口同样要用伤口涂抹剂涂抹进行消毒和保护,再在外面用塑料薄膜包扎好。
3.运输
在运输中要注意以下3点。一是在装车和卸车过程中,要轻起轻放,不要碰散根部的土球,也不要碰伤树干;二是为防止在运输中大树老桩与车辆或大树老桩之间相互发生碰撞,应在装车时注意放入缓冲物并将每棵树桩进行捆扎固定;三是在运输途中,要及时向土球和树干树枝上喷抑制蒸腾剂,以减少树木体内水分蒸腾散失。
4.栽植
(1)挖坑。挖坑最好在树桩运到之前进行。树坑的宽度、深度必须大于和深于树桩根部的土球。用多菌灵加地虫闻毙也可用地虫净进行土坑的杀菌除虫,然后,填入菌根土,拌入腐熟畜粪肥5公斤、磷肥2公斤,之后,往坑内适当灌水,备用。
(2)栽植。用吊车或人力将树桩轻轻吊(扶)起,并按照原移苗时作好的方位标记调整好种植方向(按原方向种植,即朝北的仍朝北)。用剪刀剪开土球上的包装草帘和包扎绳,再朝土坑内填厩土,踩实,浇透水,让树与土紧密结合。在大树周围架设三角架,以支撑主干。
二、管护:新移栽的大树,必须进行细致的管理,如浇水,输液,抹梢,施肥等等。这对树木的初期成长和树木成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浇水
刚栽下的大树,因根系受损吸水能力较弱,加上春季土壤湿度大,所以浇水量不必太多,否则容易引起根系发霉腐烂。一般来说,除栽下时浇1次透水外,过1周后浇第二次透水,再过10天浇第三次透水,以后浇水间隔时间要逐渐拉开,同时,要经常把树干上的草绳浇湿。
2.输液
在植株树干30cm以下用电钻由上向下呈45度角钻2~6个输液孔,深至髓心。用大树营养液对树木进行输液。这种液体既可使植株恢复活力,又可激发树体内原生质的活力,从而促进生根萌芽,提高移植成活率。输液的次数及相隔时间视天气情况(干旱程度、温度高低)和植株需水情况确定,一般7天输一次液。
3.排灌
新移栽的树木应加强排水的处理,防止出现积水过多,导致腐根、烂根现象。
4.叶面施肥
叶面液肥的配制方法是用进口绿叶素兑水喷雾或将1公斤尿素溶入200公斤水中,喷施的时间应选在晴天或阴天的上午7~9时和下午5~7时进行,此时的树叶活力强、吸收能力好。
5.抹梢
3月下旬以后,树上的不定芽逐渐转化为新梢萌发出来,如萌发新梢数量太多,应抹除。一般抹梢原则是去密留疏、去弱留强、去基部留中部和顶部。一根枝杈上留5~7个芽即可。
三、防治病虫害:本月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刻,及时了解病虫害和防治方法,为全年病虫防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对主要病虫提出以下防治意见:
1、蚜虫、螨类
蚜虫在苗木上发生十分普遍,其寄主主要有大叶黄杨、红叶李、桃、海棠、火棘、紫薇、香樟、月季、夹竹桃等等。它的危害不但造成缩叶、生长不良,而且极易导致苗木染病。四月份正值苗木春梢期,枝叶嫩绿,营养丰富,温度适宜,蚜虫的繁殖很快,发生范围也将迅速扩展,注意检查,及时防治。
防治意见:虫螨清可同时防除蚜虫和螨类害虫,初期600-800倍液喷雾,严重时可加大稀释倍数至500-600倍。
2、蚧壳虫
三月下旬起各种越冬蚧将进入恢复活动期。这是一年中防治蚧壳虫的第一个关键期,因为越冬后的蚧壳虫抗药性差,做好这个时期的防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把蚧壳虫消灭在产卵之前,能大大压低全年发生基数。
防治意见:重点是紫薇、石楠上的绒蚧,含笑、香泡、玉兰上的吹绵蚧,构骨、火棘等上的蜡蚧,水腊上的白蜡蚧及桂花、珊瑚、大叶黄杨、茶花上的盾蚧等。选用蚧虫清600倍液(严重时500倍液)均匀喷雾即可有效防除。
3、榕木虱
对大叶榕和小叶榕危害较大,天气转暖就会出现,选用蚜虱清,稀释4000-6000倍喷雾即可有效防控,用药剂量根据虫害发生的程度对应增加至1000-1500倍, 当虫害大发生时,可以按照200-500倍液对园林花灌木灌根处理,可以起到长久持续杀虫效果,从而根除虫患。
4、天牛
天牛是一种隐蔽性害虫,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近年来发生逐年上升,苗木上主要发生的星天牛、桃红颈天牛等均以幼虫在寄主树干中越冬,进入四月以后,陆续开始上升取食,特别是杨、柳、榆、无患子、栾树、桃、梅等树种,一旦树干周围地面出现新鲜虫粪,表明越冬幼虫已开始取食,应及时采用钢丝勾杀。
防治意见:当树干周围地面出现天牛新鲜虫粪,即采用钢丝勾杀,或用蛀虫净20倍液注射到洞孔里面,以减少危害,压低全年发生基数。
5、其它病害
重点是香樟、紫薇、花桃、月季、大叶黄杨白粉病,大苗锈病等。
防治意见:加强培育管理,提高苗木抗病力,及时清除枯落叶枝,减少病源,断折枝伤口应涂抹伤口愈合剂,以防感染。对白粉病、锈病可用叶病灵1000-1500倍液防治。
琳海植保——敬请登录北京园林植保网查阅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