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主要通过刺吸式昆虫和嫁接、机械损伤等途径传播,甚至在修剪、切花、锄草时,手和园艺土具上沾染的病毒汁液,都能起到传播作用,为害多种花卉。
症状:在叶上出现浅绿或黄白色花叶或斑驳、植株矮化、叶片皱缩不规则扭卷,严重时叶面出现不规则灰色至褐色坏死斑点。

发病条件:病毒通过以下几条途径传染:
①无性繁殖材料传染:病毒病为全株性侵染,一且感染病毒,寄主植物和各个部位都会带有病毒,如块茎、球茎、鳞茎、块根、插条、接穗、接芽、苗木等,病毒亦可通过以上无性繁殖材料传播。如百合、郁金香、唐首蒲等受病毒为害严重。
②媒介传染:由昆虫传播病毒,尤其以蚜虫、叶蝉、粉虱、蓟马、蝗虫和蜗类最常见,其次为土壤线虫及真菌。
③汁液传染:汁液传染可以通过病株、健株的枝叶间相互摩擦或人为接触摩擦发生传染。其他管理操作,如移苗、整枝、抹头、插花、切取无性繁殖材料等,使手指或工具沾染病汁都可传播病毒。
④土壤传染:土壤传染是土壤生物与寄主植物间的接触传染,一种是土壤中的线虫、真菌传播,另一种是土壤中带病毒的有机物传播。
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喷施毒氟磷,药液迅速传导至植株的各个部位,破坏病毒外壳,使病毒固定而无法继续增殖,有效阻止病害的进一步蔓延。
2、养护过程中注意事项:注意田园卫生,严格挑选无毒繁殖材料,如块根、块茎、种子、幼苗、插条、接穗、砧木等,以减少病毒侵染来源.在此基础上加强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气,合理施肥与浇水,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可减轻病毒病的为害。接触过病株的手和工具都要及时洗净。
琳海植保——敬请登录北京园林植保网查阅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