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梢螟又名松梢斑螟,主要危害油松、黑松、华山松、马尾松、赤松等树木。以蛀食主梢和侧枝为主,造成被害梢枯黄、折断,尤以幼龄苗木顶梢受害最重,幼虫还蛀食幼树枝干,在韧皮部下蛀成孔道,影响苗木的生长,降低木材利用价值,损毁造林绿化成果。

发生规律:
松梢螟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被害松梢蛀道内或球果内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初开始活动,在被害梢内继续向下蛀食,一部分转移危害新梢。5月上旬幼虫陆续老熟,在被害梢内做蛹化蛹。5月下旬羽化。产卵于嫩针叶上或叶鞘基部,也可在当年被害梢的枯黄针叶凹槽处、被害球果及树皮伤口上。卵期约一周,6月上中旬孵化。初龄幼虫爬行迅速,寻找新梢危害。先啃咬梢皮,形成一个指头大小的疤痕,被咬处有松脂凝结。钻入新梢髓部后多先向尖端蛀食,再往下为害,蛀空髓部,形成一条长约15至30厘米的蛀道。蛀口圆形,有大量蛀屑及虫粪堆集。成虫第二次出现为8月上旬至9月下旬,幼虫一直危害到11月份,在枝梢内越冬。(下图为松梢螟的为害状)

防治方法:
1、营造混交林,加强营林管理,促使林分早郁闭,减轻为害。
2、4月底以前,从被害松梢基部剪除受害梢,集中烧掉,杀灭越冬幼虫。
3、5月—9月是松梢螟严重危害期,采用树干注射蛀虫净结合根部浇施根灌蛀虫净的方法将其彻底防除,持效期长达数月,大大减少来年害虫的发生量。
琳海植保——敬请登录北京园林植保网查阅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