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为害黑麦草、早熟禾、剪股颖、结缕草、高羊茅等冷季型草坪草。粘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具有隐蔽性,主要以幼虫食叶为害,危害严重时虫口密度特别大, 幼虫可把草的叶片全部吃光,出现只见虫不见草的景象,严重影响草坪景观效果。了解粘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一、形态特征
粘虫为鳞翅目夜蛾科,成虫体长17毫米左右,翅展37毫米左右,灰褐色,前翅顶角有褐色线一条,近中央处有一灰白色斑点,外缘边上有7个小黑点。老熟幼虫体长35毫米左右,黑绿、黑褐或黄绿色,头部棕褐色,上有“凸”形纹,全身有5条暗色较宽的纵条纹,体背有黑绿、青绿、绿褐、灰白等色纵线条。蛹红褐色,长19毫米左右。
二、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4代,4月上中旬成虫从异地迁飞,一般喜集中在草丛中,昼伏夜出,多产卵于一些禾本科杂草上,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产卵盛期。5月中旬为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幼虫白天多潜伏在心叶等处,吐丝下垂。3龄以上的幼虫,白天多藏在土块和枯叶下,夜间为害(阴雨天白天也为害)。幼虫有假死性,老熟幼虫钻入地下15亳米左右深的土内做茧化蛹,也有少数在植株上化蛹。5月下旬开始出现第一代成虫,6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代幼虫为害,幼虫吃光一处,群体转移;8月中旬为第3代幼虫发生为害盛期;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第4代幼虫发生为害盛期;10月下旬开始出现成虫,多迁往南方。
三、防治方法:
主要采取诱杀成虫和药物防治两种方法。
1、诱杀成虫:利用幼虫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在成虫数量开始上升时,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2、药物防治:用“蛾螟清”500-600倍液喷施草坪,特有的内吸、触杀和薰蒸功效对鳞翅目类害虫特效,且不污染环境又对天敌安全。
更多植保技术,敬请登录北京园林植保网——琳海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