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治园林观赏植物病虫害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药害,对植物的组织或器官造成污染或伤害。因此,正确选择农药及使用方法尤为重要。
药害产生的原因:
1.化学农药及其降解产物对园林植物产生药害,主要是由农药所产生的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造成的,有的农药如铜制剂、砷制剂等,喷施后会由不溶于水的药剂,变为可溶于水的物质,渗入到植物体内而造成药害。有的农药如石油乳剂及石硫合剂等喷施后,因物理作用会堵塞植物的气孔,或油类物质如石油乳剂喷施后,农药中这些溶剂会渗透进植物叶面以下而造成药害。
2.不同园林植物对农药的敏感性不同,例如敌敌畏对园林植物中的柳树、月季、梅花、樱花、桃、杏子、榆叶梅等有明显的药害;园林植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农药的反应也不同,一般在幼苗和开花阶段对农药的抗药性差,应禁用或慎用农药。
3.混用不当也易产生药害。如松脂合剂与有机磷农药混用时,会对园林植物产生药害。农药与化肥不正确混用也会产生药害,如液体农药托布津、井冈霉素与碳铵、草木灰、氨水等混用时,均会造成药害。
4.不适合的气象条件,如高温、日照强度大或高温、雾重等情况下施用农药,均易形成大面积的急性药害等。
防治措施:
1.有目的地选用对口农药。可根据农药使用范围和方法施药,经过一段时间(7天左右)观察有无药害情况,同时与不施药的植物作对照,比较有无药害的发生。特别是在使用一种新型农药之前,这个步骤不能少。
2.避免在花木敏感期用药。一般成熟的组织耐药性强,而幼嫩多汁的组织对药剂敏感,故施药时要区别对待。此外,大部分花木花期对农药十分敏感,应慎重用药。避免在花木的某个部位用药过多。喷雾时要求雾点粗细适中,不能把喷头太靠近花木。要根据药剂不同的性质,选择多样的施药方法。
3.原药和水的质量要好。乳油剂原药药液要清亮透明,无絮状物,无沉淀,加入水中能自行分散,水面无浮油;粉剂农药要求不结块,粉粒粗细适度;可湿性粉剂原药加入水中能溶于水并均匀的分散。稀释农药的水要求用干净的软水,不能使用含有杂质的糖水、坑水、或含钙、镁离子过多的水。
4.浓度要适当。超出安全的浓度范围会对花木造成药害。新农药使用前必须进行小面积药效试验,以确定其安全使用浓度。药液要随配随用,否则会发生沉淀或有效成分分解的现象。施药次数过频也易发生药害。一种农药的施用次数是由病虫为害频率和药剂的持效期所决定,要灵活掌握。
5.注意农药的混用禁忌。有些农药混用后会发生反应,毒性增大。如有机磷农药与碱性药剂,波尔多液与石硫合剂等,混用后既降低药效,又诱发药害。
6.注意施药时的天气条件。大部分农药在高温下施用易造成药害。石硫合剂、松脂合剂以及一些挥发性较大的农药品种,在气温超过35℃以上时禁止施用。强碱性农药在空气湿度过大时也易造成药害。
7.补救措施。园林植物使用农药造成药害后,可采取一些解毒措施,一是喷施6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能有效缓解药害。二是用清水冲去残留的药剂。三是在药害尚未完全解除前,同类农药要停止施用。四是及时施肥浇水。发生药害后,应结合浇水补充一些速效化肥,并中耕松土,同时在叶面喷施0.3%~0.5%尿素、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等。
琳海植保——敬请登录北京园林植保网查阅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