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长斑蚜又名紫薇棘尾蚜,属同翅目,1年发生多代,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为害状:
对紫薇的危害年年发生,其中每年的8月下旬危害最为严重,若虫和成虫群集在幼叶背面,刺吸汁液,使新梢扭曲,嫩叶卷缩,凹凸不平,影响花芽形成,并使花序缩短,甚至无花,同时还会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病。

形态特征:
有翅孤雌蚜 体黄色,斑纹黑色,体宽三角形,长2.1毫米,宽1.1毫米。腹部淡黄色,各节均有1对隆起的黑色中瘤,其中第二节的1对最大,且基部相连。体背有斑纹,触角顶端及鞭节黑色。无翅治生雌蚜体黄绿色,体长1.5毫米,体形浑圆形,布有黑点,腹眼桔黄色。有翅胎生雌蚜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虫体稍长,其背面有黑褐色斑纹,腹第二节有1个黑色横斑。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多代,以卵在芽腋、芽缝、枝杈等处越冬。翌春当紫薇萌发新梢抽长时,发生无翅胎生蚜,至6月以后虫口不断不升,并随着气温的增高而不断产生有翅蚜,有翅蚜再迁飞扩散。
防治方法:
1、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卵。
2、在虫害大发生时,可选择早晨或傍晚喷施蚜虱清1000-1500倍液进行迅速防治。
3、在虫害发生前或发生后,采用根部用药法,将药肥“施虫胺或撒虫胺”撒施于植株根部,然后浇透水即可,不仅快速杀灭紫薇长斑蚜,对紫薇另一主要害虫蚧壳虫也能高效防除,一次用药,对虫害的防控长达半年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