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是是一年生寄主缠绕草本植物,其根已退化,叶片退化为鳞状片,茎为黄色丝状物,纤细、肉质,茎缠绕后长出吸器,借助吸器固着寄主,吸收寄主的养料,水分和同化物,致使寄主生长不良,甚至成片死亡。

菟丝子寄主范围较广,可寄生于豆科、茄科、蔷薇科等多种木本和草本植物,苗木和花卉均可受菟丝子寄生危害,而且危害重,繁殖扩散蔓延速度快,是一种检疫性有害生物。

菟丝子主要以种子进行繁殖和传播,夏秋季是菟丝子生长高峰期,当寄生关系建立后,菟丝子就和它的地下部分脱离,茎继续生长并不断分枝,以至覆盖整个树冠,夏未开花,秋季陆续结果,成熟后蒴果破裂散出种子,落地越冬。

针对菟丝子的危害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治控制菟丝子危害。
1、人工铲除,对受害地段的苗木和花卉立即彻底剪除或将藤茎拨除干净,并把剪下的茎段清除出来,放在固定地方,晒干并烧毁,以免再传播,减少传染源。
2、深翻土壤,菟丝子种子在土表5厘米以下,不易萌芽出土的特点,结合养护管理,在菟丝子种子萌发前期进行中耕除草,深耕10厘米以上,将菟丝子种子深埋,减少发生量。
3、药剂防治,在菟丝子发生时,选择无风的晴天100-200倍液菟丝净喷雾(每平方米喷液量75-150毫升),当菟丝子发生量较大且植株也较大时,可先用细竹竿对菟丝子进行敲打,造成创伤后再喷施药剂,效果更好。

一次使用,即可杀灭已发生的菟丝子
(安全适用于苗木、灌木、绿篱、小乔木)
更多植保技术,敬请登录琳海植保网咨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