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植物叶斑病将大量发生,如黄杨、玉兰、海棠、玉簪等各类阔叶植物及草坪的叶枯、叶斑病;松树的针枯病等,这些多是由炭疽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炭疽病是针、阔叶植物上发病率极高的一类病害,易在秋季爆发流行,多发于植物叶片上,呈褐色病斑并逐渐扩大,影响光合作用和吸收代谢,引发叶片黄化脱落。炭疽病除了危害植物叶片,还可以危害枝条和果实等部位,造成枝梢枯死、果实腐烂等。
炭疽病的
典型特征
1、炭疽病从叶尖或叶片的边缘开始侵入,这是识别它与其它病害的明显特征;
2、发病后期病斑上着黑褐色小粒点,这是炭疽病的典型特征。
炭疽病发生在不同植物上形状、颜色不完全相同:
阔叶植物上~
炭疽病刚发生时,叶片边缘出现针头状大小的斑点,在斑点旁边会有一些黄色的晕圈;之后病斑逐渐扩大,蔓延至叶片中部和大部分叶片,造成叶片枯黄死亡和脱落。病斑初期呈圆形或椭圆形,当气温适宜(21-28℃之间)、连续阴雨时,发病速度会变得非常快,这时呈现不规则形病斑。
法桐炭疽病
草坪炭疽病
针叶树上~
松树等针叶树受炭疽感染后,先在针叶上呈现少量退绿小点,小点逐渐变大,最后整个针叶变黄,病斑持续向下蔓延。
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斑上或土壤里越冬,借助风雨传播,温度在10-30℃,空气湿度大时易发病。最适温度为21-28℃,洪涝过后或长时间阴雨潮湿天气时发病重。另外,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地势低洼、种植过密、肥水不足、植株长势差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和抗病能力,适当修剪增加通风透光性预防病害发生。若遇连绵多雨,连绵低温或持续寡照等利于发病的天气条件时,提前喷药对病害进行预防。
2、及时清除落叶、病叶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来源。
3、化学防护:叶枯、叶斑、针枯病发生后及时治疗,喷施“叶病灵”或“园将军”1000倍液,己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复配成分对炭疽引起的针枯病,叶枯、叶斑病特效,能快速杀灭病菌,阻断病害传播,同时还可防治其它各类叶部病害。配合叶面肥“艾尔兰”一起喷施可帮助植株尽快恢复长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