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是椿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它们混杂发生,危害臭椿和千头椿,以幼虫蛀食树皮和木质部,造成树势衰弱并可致整株树木死亡。


只要有椿树的地方,就有沟眶象的危害!当树干上突然出现许多小圆孔时,即说明成虫的羽化盛期到来了,密集的孔洞便是沟眶象的羽化孔。当发现大量的羽化孔时,树干内已被大面积严重蛀食。

大量成虫羽化孔和被蛀食一空的皮层
危害特点
沟眶象发生量大,危害严重,广泛分布于北京、东北、河北、山西、河南、江苏、四川等地,属鞘翅目,象甲科。沟眶象又名椿大象,臭椿沟眶象又名椿小象,两种近缘,生活习性和形态特性较为相近,常混同发生,多在在树木的根际部、主枝、主干部危害。


幼虫孵化后先危害皮层,导致被害处薄薄的树皮下面形成一小块凹陷,稍大后钻入木质部内取食危害。仔细观察可发现树下有虫粪、木屑,树干上有虫眼,受害树木常有流胶现象。被幼虫在皮层和木质部大量蛀食后,树木正常的水分和养分运输受到阻碍和中断,致使树木生长衰弱甚至失水干枯死亡。


移栽后受沟眶象危害,树木已整株枯死
成虫有假死性,羽化出孔后取食嫩梢、叶片补充营养,危害期1个月左右,便开始产卵,繁衍下一代继续危害。
发生规律
臭椿沟眶象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或树干周围2至20厘米深的土层中越冬。6-7月成虫羽化,7月为羽化盛期。


幼虫危害从4月中下旬开始,4月中旬-5月中旬为越冬代幼虫翌年出蜇后危害期。7月下旬-8月中下旬为当年孵化的幼虫危害盛期。虫态重叠,很不整齐,至10月仍有成虫发生。

沟眶象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根部或树干周围2至20厘米深的土层中越冬。以幼虫越冬的,次年5月化蛹,7月为羽化盛期;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的,4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上中旬为第一次成虫盛发期,7月底至8月中旬为第二次盛发期。
防治措施
抓住成虫羽化期及时防治,减少产卵和下一代幼虫的大面积危害。根据虫害的发生规律,6-8月份成虫逐渐羽化并迎来羽化盛期。
1、成虫防治
方案一、全面杀虫,超长持效期
“一贯杆翠”1500-2000倍液稀释后全株喷施(每瓶兑水300-400公斤),长达45-60天有效杀虫,密集分布的微胶囊在成虫触碰瞬间囊壁被打破,定向快速释放释放药剂,迅速击倒害虫,药后一个小时即能看到中毒死亡的成虫。
方案二、快速杀虫
琳海钻清+琳海奇强”每套兑水80-100公斤全冠喷施,有效杀灭羽化成虫,间隔10-15天连续喷药。
2、幼虫防治
7、8月份是第二代初孵幼虫危害期,这个阶段幼虫在皮层下危害,在蛀入木质部前防治,用药少,杀虫效果好。
方案一、喷药快速杀虫
“琳海钻清+琳海奇强”每套兑水20公斤,喷淋树干,药剂渗透至皮层下杀死幼虫,通过这种方法可大面积杀虫作业,成本低,防效显著。
方案二、灌根长效杀虫
沟眶象幼虫4月份即开始危害,可在4-7月份采取根灌药剂或杀虫药肥的方法来防治,根部浇灌“一贯杆翠”或药肥“撒虫胺”药剂经根系吸收内部传导,直达虫害部位有效杀虫。一贯杆翠和撒虫胺具有超长缓释杀虫性,可以长期持续杀灭蛀干害虫。

虫害大面积发生严重危害时,树干喷药+根部灌药,上下结合能彻底长效的防除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的危害。
更多植保技术,敬请登录琳海植保网咨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