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客户反馈红叶石楠长出的叶片非常的小,很长时间叶片都张不开。反观看看隔壁养护区域的红叶石楠的新叶生长都十分健康,叶片鲜红,叶片展开也比较大。

通过现场叶片查看属于蓟马危害导致叶片皱缩,因为蓟马幼体较小,往往在叶片背面进行锉吸式危害,叶片无法正常展叶,严重影响红叶石楠的正常生长,同时也失去了红叶石楠特有的景观效果。

拓展补充月季也容易受蓟马危害,导致叶片皱缩变形。

(月季叶片受害状)
蓟马的一生经历卵、若虫、伪蛹和成虫4个阶段,属于过渐变态发育类型。
蓟马具有趋嫩性,常以盛开的花和嫩梢为危害对象,蓟马为锉吸式口器,锉破植物表皮组织吮吸其汁液,取食植物的新梢、新叶、嫩芽、嫩茎、花和幼果等幼嫩组织,危害嫩梢嫩叶造成嫩梢嫩叶卷曲变硬。

1、叶片、嫩梢受害
嫩叶嫩梢变硬卷曲枯萎,叶面上有密集的小白点或长条状斑块,后期叶脉变黑褐色,受害嫩梢节间变短,生长缓慢。
叶背面出现长条状或斑点状黄白、银灰色斑块,后期斑块失绿、黄枯、叶脉变黑褐色,叶片逐渐皱缩、干枯。


2、蓟马除了直接危害植物以外,还传播病毒病。
危害时间
北方地区:7月下旬-8月下旬进入危害高峰期,到10月仍有危害。主要危害新长出的叶片,蓟马吸食危害后,导致嫩叶失去光泽,出现卷叶,小叶等不良现象。因其个体较小,日常养护过程中容易忽略,部分会因为没有及时发现虫体导致对于叶片问题的误判,认为是生长营养不良导致的,从而错失较早防治时间,导致植株危害严重后才进行防治。

蓟马难以防治原因
1. 体型微小:蓟马体长通常在 0.5 到 2 毫米之间,非常小,容易隐藏。
2.繁殖速度快:蓟马从卵到成虫仅需14天,世代重叠,一年发生7-8代。
3. 生活习性特殊:蓟马具有趋嫩性,喜欢危害植物的幼嫩部位,如芽、花、嫩叶等。而且蓟马多在夜间或清晨活动,白天常隐藏起来,给防治带来不便。
4.抗药性强: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蓟马容易产生抗药性。建议复配使用药剂。
5.防治时机难以把握:蓟马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等到发现危害时,往往已经比较严重。而且蓟马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药剂的敏感性也不同,防治时机难以准确把握。

防治措施
1、日常养护管理
早春清除苗下杂草和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冬季使用三将军(石硫合剂)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植株抗性。
2、物理防治
蓟马具有趋蓝属性,可以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粘板高度要与植株持平。
3、化学防治
防治蓟马的药剂:噻虫嗪,噻虫胺、吡虫啉、啶虫脒、呋虫胺、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联苯菊酯、甲维盐、吡丙醚、螺虫乙酯等;蓟马抗性高、发生严重的地区也可使用两种左右混配(触杀+内吸),或增加用药次数。
推荐使用:一贯杆翠每瓶兑水300公斤进行喷施防治,严重的间隔3-5天,连续喷施两次。
喷施防治注意事项:
a、蓟马除了在植株上危害之外,有部分蓟马还存在于土壤当中,因此在防治的时候除了上部喷雾防治之外,一定要注意同时喷地面!
b、蓟马危害导致叶片皱缩,干枯,加之蓟马体型较小,不易发现,而且危害产生的斑痕不可逆转,所以蓟马防大于治,以预防为主。
c、蓟马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建议在下午打药。
d、不同药剂要轮换使用,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4、全面长效防治方案
方案1、使用药肥施从安进行撒施,5层包衣缓控释技术长效防控各类刺吸式害虫,肥的作用同时补充植物生长所需营养。
方案2、使用一贯亚士利或者一贯介终进行根部施药,浇灌或者冲淋即可有效防治此类害虫。药剂超长的持效期可在虫害还未发生前使用,进行全面长效防控,避免蓟马爆发危害造成叶片营养丢失,导致皱缩,干枯;同时避免病毒病传播危害,使植株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