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园林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乎城市绿化的成效与生态环境的优劣。关注园林土壤健康,成为守护城市绿色根基的关键所在。

园林土壤标准
物理标准:理想的园林土壤质地为壤土,砂粒、粉粒、黏粒搭配合理,能兼顾保水保肥与通气透水性能。土壤总孔隙度需维持在50% - 60%,其中通气孔隙度在15% - 20%,为根系呼吸提供充足氧气,同时确保水分正常渗透。土壤容重宜保持在1.0 - 1.3g/cm³,为根系提供稳固支撑,又不妨碍根系的延伸与生长。
化学标准: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影响重大,多数园林植物偏好pH值在6.0 - 7.5之间的微酸性至中性环境 。土壤中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不可或缺,全氮含量应在0.1% - 0.2%,速效磷含量为10 - 40mg/kg,速效钾含量在100 - 200mg/kg 。阳离子交换量(CEC)处于10 - 30cmol(+)/kg,以保证土壤具备良好的保肥能力,有效留住植物所需养分。
生物学标准:健康的园林土壤富含多样且活跃的微生物,如固氮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素,解磷菌促进土壤中磷元素的释放。土壤动物如蚯蚓,通过挖掘洞穴、翻动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的通气性与保水性,为植物根系营造优良的生长环境。
现存问题
城市园林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园林土壤面临诸多挑战。在一些新建城区,施工过程的机械碾压导致土壤紧实板结,孔隙度大幅降低,通气透水性能变差,根系难以正常生长和呼吸。部分养管不周区域因长期不合理施肥,土壤养分失衡,出现富营养化或某些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与景观表现。此外,城市环境污染,如工业废气、废水排放,汽车尾气沉降,融雪剂的使用等,导致园林土壤受到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盐碱等污染,威胁植物健康与生态安全。

改良措施
物理改良:针对土壤板结问题,可采用深耕松土的方法。在园林建设初期,利用大型机械进行全面深耕,深度达到30 - 50厘米,打破紧实的犁底层。日常养护中,定期使用小型松土设备进行浅层松土,深度约10 - 15厘米,保持土壤疏松。对于质地不佳的土壤,可通过客土改良,掺入砂土、黏土、泥炭土等,调整土壤质地,优化土壤结构。
化学改良:调节土壤酸碱度是化学改良的重要手段。当土壤过酸时,在秋季施入石灰,利用冬季时间使其与土壤充分反应,待春季时土壤酸碱度得到有效调节。若土壤偏碱,春季可施入硫磺粉或硫酸亚铁,借助植物生长季发挥改良效果。同时,依据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精准补充植物所需的各类养分,平衡土壤肥力。
生物改良:春秋季施用生物菌肥,能够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增强土壤活力,促进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土壤改良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而又持久的过程。一般春季3-4月,秋季9-10月。使用土壤调理剂配合施肥一起。其他时间也可以改良,新铺草坪一般第二年就建议开始修复土壤,绿篱定植两年以后进行,苗木从定植开始就要做。
园林植物土壤改良复壮方案
1、草坪:由于草坪是多年生植物,无法定期进行翻地松土,可以使用打孔机进行打孔,增加土壤透气性,局部的改善土壤,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同时采用化学、生物的措施改良土壤,可以选用琳海“根多安”(杀菌药肥“健安”+土壤调理剂“多亢”+有机生物菌根肥“根飞扬”)均匀喷施草坪,然后浇水即可。自上而下逐步改善土壤,保持土壤疏松透气、保持土壤肥力、增加有益菌群数量去改善土壤。生物菌肥通过增加土壤有益菌,能够快速改良土壤,降低土传病害发生,并持续地分解有机质和矿物质,让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2、绿篱:绿篱栽植密度大,透气性差,土壤板结严重、土传病害较多。绿篱土壤改良可以通过使用同草坪一样的化学生物方法进行土壤改良。合理修剪,清理枯枝烂叶,减少病菌生存传播途径。


3、苗木:苗木一般比较高大,根深叶茂,对土壤的要求较高。目前土传病害、板结、透气性差是苗木长势不好的主要原因。苗木土壤改良主要采用打透气孔,在苗木四周打上4-6个透气孔,孔径15-20公分宽,透气孔深度超过原有土球高度10-20公分,同时使用“根多安”复壮套餐,同步进行土调和复壮,定期变换打孔位置进行相关操作,效果更好更持久。如果苗木周围打孔条件受限,可采用施肥枪注射的办法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