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苜蓿夜蛾
属类:鳞翅目 夜蛾科
苜蓿夜蛾的分布与危害
分布:日本 朝鲜 欧洲 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
主要危害地区:我国偏北方
侵害对象:70多种,农作物中有大豆、花生、向日葵、玉米、棉花、麻类、甜菜等
豆科植物的苜蓿、草木樨等
侵害方式:1、2龄幼虫多在叶面取食叶肉,2龄以后开始从叶片边缘向内吃食,叶片呈
不规则缺口,幼虫也会钻入寄主的花蕾、果实、种子。
苜蓿夜蛾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3-14毫米;展翅30-38毫米;头,胸灰褐色带暗绿色;下唇须灰白色;
前肢灰褐色带青绿,有时浅褐色;翅的中部有宽而深的横线;翅边缘有七个黑点;
后翅淡黄色,边缘有黑色宽带,带有心脏形淡褐斑。

苜蓿夜蛾-虫
卵:
扁圆形,长0.44-0.48毫米,宽0.53-0.58毫米。卵壳表面有纵脊,中部纵脊26-28
个。
老熟幼虫:
体长40毫米左右;头部黄褐色,上有黑斑,每5-7个一组,在中央的
斑点形成倒八字形;体色变化大;背线及亚背线黑褐色,气门线黄绿色,前胸背板
上密布细小刚毛。胸足、腹足黄绿色。趾钩双序中带,第一对腹足11—13根,第
二至第四对13—18根,臀足17—20根。

苜蓿夜蛾-蛹
蛹:
淡褐色,体长15-20毫米,宽4-5毫米;腹部1-4节背面有细微刻点,5—7节与
腹面前缘有7—8排细密的圆形或半圆形刻点。腹部末端有两个相连的突起,其上
各生尖端略弯曲的臀刺一对。
生活习性:成虫喜欢在白天飞翔于植株之间吸食花蜜补充营养;对黑光灯和糖蜜有趋性;
幼虫受惊向后退;老熟虫可假死;苜蓿夜蛾各代幼虫均在地下化蛹。
苜蓿夜蛾治疗方法:
敌百虫
双硫磷乳油
西维因粉剂
杀螟松乳油/马拉硫磷超低容量喷雾
以上虫害需根据具体情况对用药斟酌进行,最好可派请专业人士进行现场考察分析,琳海植保有多年应对园林病虫害的防治经验,详情可登陆北京园林植保网进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