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缩叶病简介:主要危害植物种类李、杏、桃(樱桃、碧桃),常在春天发病;

桃树缩叶病
缩叶病由真菌中的外子囊纲病菌引起的;病菌以子囊孢子或芽孢子在芽鳞缝内或树皮上越冬,翌春桃芽萌发时,芽孢子生芽管,直穿透表皮或自气孔侵入嫩叶。当年病叶产生的子囊孢子及芽生孢子于春末夏 初成熟,4至5月时发生严重,借风力传播,但由于时值高温,一般不再侵染,一年只侵染一次,随着气温升高,停止发展,气温超过30℃即不发病。春季低温多 雨时利于该病发生,江河沿岸、湖畔、低洼地亦多发此病。
4至5月时发生严重。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花、幼果和嫩枝。
感染桃树缩叶病的植被春季展叶后呈皱缩波纹状,叶尖和叶缘反卷,叶面凹凸不平。以后随着叶片生长,叶色逐渐由黄绿色变为紫红色,叶肉增厚变脆,凹凸程度增大。春末夏初时,叶片 表面生成一层白色粉尘,不久,病叶变黑,枯萎脱落;嫩病枝感病后短缩、肿大,呈灰绿色或黄色,病枝上叶丛生,严重时枝条枯死;病果发育畸形,果面龟裂,果 毛脱落,但表面光滑。
预防方法:及时销毁焚烧落掉病叶,截断病原。早春桃芽膨大而未展叶时,喷波美4至5度石硫合剂;③展叶前喷0.1%硫酸铜溶液。
园林遇到病害应及时对症治疗,选择专业权威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考察,琳海植保在园林养护方面有多年实践经验,详情可登录北京园林植保网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