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是选择性很强的农药,不同苗木对药剂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必须根据苗木种类与杂草种类选择有效的除草剂。除草剂的品种很多.有茎叶处理剂、灭生性 除草剂等;有的适用于芽前除草,有的适用于茎叶期除草。要根据不同的苗木品种和阔叶苗木树种抗药性差,可选用圃地隆、圃杀阔、成坪封、草禾净、等。选择的其他因素还包括土壤类型、土壤温度、土壤pH值、有机质、土壤湿度、杂草或苗木是否在胁迫下生长、使用除草剂的方式、除草剂在叶片或土壤表面的保持力、 杂草流动和喷雾量等。在同一苗木基地中,为防治同类型杂草连年使用单一除草剂,不仅会诱发杂草对该除草剂产生抗药性,而且在杀除了原先优势种群杂草的同时,促使原来次要的杂草逐渐上升为优势杂草,杂草种群发生变化,加大防除的难度。因此,可以采用除草剂混用的方法,还可循环使用。用于交替使用的除草剂品种应根据药剂性能、防除对象、安全性及成本等因素灵活选配。一般选择不同杀草谱或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交替使用,或是土壤处理剂与茎叶处理剂交替使用。合理掌握使用剂量。除草剂与其他农药不同,对药液浓度没有严格要求,但对单位面积的使用量要求严格,而且要均匀施用在规定面积上。一般来说,一种除草剂的杀草效果随着用药量的大小而变化,用量小了影响除草效果,达不到除草目的;用量大了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因此,必须掌握合理的除草剂使用量。
除草剂使用量的确定,受苗木种类、苗龄以及施药时间与施药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苗木的耐药性不同,应严格按产品说明使用。对于1年生杂草,使用推荐用药量即可;对于多年生恶性杂草、宿根性杂草,需要适当增加用药量。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顆粒细,对除草剂的吸附量大,而且土壤微生物数量多,活动旺盛,药剂量被降解,可适当加大用药量;而砂壤土顆粒粗,对药剂的吸附量小,药剂分子在土壤顆粒间多为游离状态,活性强,容易发生药害,用药量可适当减少。
此外,在高温多雨条件下用药童要适当减少;杂草小时采用剂量下限,杂草大时采用上限。为追求除草效果随意加大剂量,或拌药不匀(撒施)、兑水过少(喷施)或重喷后局部浓度过大,容易造成植株药害。在除草剂配制上要按推荐剂量和浓度配制,按比例配制,用量具称量,以保证用量准确。 (3)正磽选择施药时间与施药方法。
杂草的不同生长时期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不同,只有在最敏感期用药,才能达到最佳防杀效果。一般情况下,杂草在萌芽时对土壤处理型除草剂最敏感,2~3叶期对茎叶处理型除草剂最敏感。对于封闭类除草刑,务必在杂草萌芽前使用,一旦杂草长出,抗药性增加,除草效果差。对于茎叶处理类除草剂,应当把握“除早、除小”的原则。杂草株龄越大,抗药性就越强。在正常年份,杂草出苗90<35>左右时,杂草幼苗组织幼嫩,抗药性弱,易被杀死。苗前期宜用毒土法;速生期对除草剂敏感,要特别慎用;苗木硬化期苗木虽有一定抗性,但大部分杂草已经成熟,施药的作用不大。切忌不分苗木生育期,不管杂草大小,见草就用药的做法。正确选择施药方法并提髙施药技术,是获得理想除草效果的基本条件之一。要根据除草剂的性质确定正确的使用方法,如使用草甘膦等灭生性除草剂,务必做好定向喷雾,否则就会对苗木造成伤害;使用氟乐灵则需要混土,否则容易引起光解而失效。施药均勻是施用除草剂的基本要求,必须予以保证。
-------赵浦
琳海植保——敬请登录北京园林植保网查阅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