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夏季斑枯病,夏初开始表现症状,发病草坪最初出现环形小病斑,以后草坪植株变成枯黄色,出现环形枯萎病块,并逐渐扩大,典型的夏季斑为圆形的枯草圈,直径大多不超过40厘米左右,但最大时也可达80厘米,且多个病斑连合成片,形成大面积的不规则形枯草 .
褐斑病是在草坪上先出现一个病斑,然后逐渐扩大,之后病斑中心的草可以恢复,形成一个枯草圈区。褐斑病(又称立枯丝核疫病 brown spot),主要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以侵染所有草坪草,其中尤以冷季型草坪禾草受害最重,造成草坪植株死亡,使草坪形成大面积秃斑,极大地破坏草坪景观.
症状识别
一、褐斑病
真菌性病害,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部蔓延,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紫褐色,后期为黑色,直径为5-10mm,界线分明,严重时病斑可连成片,使叶片枯黄脱落,影响开花。
该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的多雨炎热夏季为害最重。单株受害叶片、叶鞘、茎秆或根部,出现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内部青灰色水浸状,边缘红褐色,以后病斑变成黑褐色,腐烂死亡。草坪上开始发病时,常出现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枯草斑。条件适合时,病害发展很快,枯草斑直径可从几厘米扩展到一二米。由于病斑中心的病株可以恢复,结果使枯草斑多呈“蛙眼”状,即中央绿色,边缘为枯黄色环带。在清晨有露水或高湿时,枯草圈外缘(与枯草圈交界处)出现由萎蔫的新病株组成的暗绿色至黑褐色的浸润圈,即“烟圈”(由病菌的菌丝形成)。这种现象只是在叶片很湿或空气湿度很高时才可能出现。在病鞘、茎基部还可看到由菌丝聚集形成的初为白色后变成黑褐色的菌核,易脱落。在修剪较高的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草坪上,通常没有烟圈。有经验的草坪管理人员,在病害出现之前12至24小时能闻到一种霉味,有时一直到发病后。若病株散生于草坪中,就无明显枯草斑。该病还可在冷凉的春季和秋季引致黄斑症状(也称为冷季或冬季型褐斑)。结缕草受害以健康草株中镶嵌着枯死株的环状斑为典型症状。褐斑病的症状表现很复杂,常受草种类型、品种组合、气象条件及病原菌的株系、立地环境和养护管理水平等方面影响。
二、夏季斑枯病
症状表现
夏季斑枯病是夏季高温高湿时发生在冷季型草坪草上的一种严重病害,尤其在生长较密的草地早熟禾草坪上。夏初开始表现症状,发病草坪最初出现环行的、生长较慢的、瘦弱的小斑块,以后草株褪绿变成枯黄色,或出现枯萎的圆形斑块,直径约3-8cm,斑块逐渐扩大。典型的夏季斑为圆形的枯草圈,直径大多不超过40cm左右,但最大时也可达80cm。在持续高温天气下(白天高温达28~35℃,夜温超过20℃),病情迅速发展,草坪多处呈现不规则形斑块,且多个病斑愈合成片,形成大面积的不规则形枯草区。在翦股颖和早熟禾混播的高尔夫球场上,枯斑环形直径达30cm。在一般绿地草坪上,病斑开始在草坪上出现弥散的黄色或枯黄色病点,很容易与高温逆境、昆虫危害及其他病害的症状相混。典型病株根部、根冠部和根状茎黑褐色,后期维管束也变成褐色,外皮层腐烂,整株死亡。仔细检查这些病组织,可以发现典型的网状稀疏的深褐色至黑色的外生菌丝,或将病草的根部冲洗干净,直接在显微镜下检查,也可见到平行于根部生长的暗褐色匍匐状外生菌丝,有时还可见到黑褐色不规则聚集体结构。
------赵浦
琳海植保——敬请登录北京园林植保网查阅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