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4-11-9 浏览人数:1942
|
 |
桑树桑褐刺蛾 |
|
|
虫害 |
|
名称:桑褐刺蛾
学名:
类属:鳞翅目 刺蛾科
成虫体长15~18厘米,翅展31~39毫米,全体土褐色至灰褐色;前翅前缘近2/3处至近扁角或近臀角处,各具一暗褐色弧形横线,两线内侧衬影状带,外横线较垂,外衬铜斑不清晰,仅在臀角呈梯形;雌蛾体色、斑纹较雄蛾浅。卵扁椭圆形,黄色,半透明。幼虫体长35毫米,黄色,背线天蓝色;各节有背线前后各具l对黑点,亚背线各节具l对突起,其中后胸及1、5、8、9腹节突起最大。茧灰褐色,椭圆形。
|
|
|
每年发生2~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附近土中结茧越冬。3代区成虫分别在5月下旬、7月下旬、9月上旬出现;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卵多成块产在叶背,每雌产卵300多粒。幼虫孵化后在叶背群集并取食叶肉,半月后分散危害,取食叶片。老熟后入土结茧化蛹。
|
|
|
1、结合冬季修剪,如发现枝干上越冬茧。要及时采集。
2、冬季土壤深翻,挖除土壤中越冬茧,清除干基周围表土等处越冬茧集中烧毁。
3、低龄幼虫喜群集为害,结合桃园中田间作业,及时剪除群集在一起的低龄幼虫,集中销毁幼虫。
4、大部分刺蛾成虫具较强的趋光性,可在成虫羽化期于19-21时用灯光诱杀。
5、低龄期及时喷施下列药剂:8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隆粉剂10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2000倍液;45%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