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4-11-18 浏览人数:1640
|
 |
苹果褐斑病 |
|
|
病害 |
|
苹果褐斑病属子囊菌门真菌引起的病害之一,常危害苹果的叶片,有时也危害叶柄和果实,形成褐色病斑,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产量与品质,病菌主要通过风雨等传播,需综合防控。
|
|
|
苹果褐斑病在病叶上越冬,越冬存活后的病菌,在第二年春季多雨高湿(浇地,低洼,密闭,感病品种)的气候条件下,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种子)。借风(远距离)雨(近距离)传播,从叶的正面或背面侵入,以叶背为主,潜育期6~12天,潜育期随气温升高而缩短。病菌从侵入到引起落叶需要13~55天。5至7月份是褐斑病的侵染期。田间一般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7 至8月份进入盛发期。褐斑病在田间分布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初侵染的病斑,主要发生在树体的下部,接近地面的叶片上,随雨水的飞溅逐渐向上蔓延。因此,褐斑病的发病顺序,先是地面和内堂的叶片,再到树冠外围的叶片。叶片发病时,一个叶片上常有2-3个病斑,在药液刺激后叶片很快发黄脱落。
|
|
|
防治褐斑病,应采用农业措施与药剂防治并重,进行综合防治。
1、清除病源;褐斑病菌主要在落叶上越冬,清除果园内及果园附近的病落叶可大大减少越冬菌源。 2、果园管理;合理修剪,可增加果园的透光条件,降低园内的相对湿度,能有效减少病菌的侵染。合理施肥灌水,能增强树势,延缓发病叶片的脱落速度。
3、药剂防治;应及早动手预防。苹果褐斑病,高发期虽出现在6至8月份,但防治的关键时期却在5至7月份出现连阴雨过程的前后。这期间如果出现大于5mm,两天以上的连阴雨过程,雨后1周内应喷施对症治疗剂,用药的时间不应迟于10天。使用保护剂,时间应选择在连阴雨来临之前。
防治苹果褐斑病要以预防为主,果实套袋后,干旱天气,要喷保护性杀菌剂,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等。有连阴雨过程(病害侵染)雨后应配合使用内吸性杀菌剂。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喷药要周到细致,树冠内外、上下和叶片的正反两面都要均匀着药。在喷杀菌剂的同时混配适当的杀虫剂防治金纹细蛾、红蜘蛛、桃小食心虫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