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同翅目(Homoptera)介壳虫总科昆虫的统称。雌虫无翅,足和独角均退化;雄虫有一对柔翅,足和触角发达,无口器。体外被有蜡质介壳。卵通常埋在蜡丝块中、雌体下或雌虫分泌的介壳下。每一种的宿主植物有一定的范围。侵袭植物的根、树皮、叶、枝或果实。主要害虫有梨圆蚧(San Jose scale)、蛎盾蚧(oystershell scale)、皮屑长蚧、桔紫蛎蚧和红圆蚧。洋红虫、紫胶蚧和地珠有经济价值。 |
蚧壳虫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蜱螨目,叶螨科。又名榆全爪螨。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危害樱花、海棠、山桃、碧桃、樱桃、红叶李、枫、榆、苹果等。雌成虫
虫体长0.34毫米,近似半卵圆形,背面明显隆起,体表有横皱纹,体背有十三对刚毛。刚毛粗长,着生在黄白色瘤状状突起上。足黄色。虫体初为红色,取食后变为暗红色。
雄成虫
体浅桔红色,取食后深桔红色。体长0.28毫米,腹部末端较尖。
卵
呈洋葱头 |
苹果红蜘蛛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苹果绵蚜属同翅目绵蚜科害虫,绵蚜群落通常寄生在苹果枝干的粗皮裂缝、切伤口、剪锯口、新梢叶腋以及裸露地表根际等处,吸取树液,消耗树体营养。果树受害后,树势衰弱,寿命缩短,所以世界各国都把苹果绵蚜列为进出口检疫对象。以孤雌繁殖方式产生胎生无翅雌蚜。因地区不同、发生代数不同,在华东地区1年可发生12~18代,在西藏每年可发生7~23代。以无翅胎生成虫及1~2龄若虫越冬,若虫是主要越冬虫态。
|
苹果绵蚜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菊潜叶蝇学名Phytomyza syngenesiae Hardy属于双翅目,潜叶蝇科。在我国南方、北方均有发生。主要为害菊花及菊科杂草等。该虫食性杂。
主要以幼虫潜入叶肉钻蛀为害,潜道纵横交错。造成叶肉被吃光,引起叶片枯萎。雌虫用产卵器刺破叶组织产卵,及雌雄成虫吸食叶片汁液,使叶片造成许多白点。 |
菊潜叶蝇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属同翅目、粉虱科,俗称小白蛾子。英文名为greenhouse whitefly。
(一)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1.5毫米,淡黄色或白色。翅面覆盖白蜡粉,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翅脉简单,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如下图所示。
卵 长约0.2毫米,侧面观长椭圆形,有卵柄,柄长0 |
温室白粉虱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名称:红掌橘长盾蚧
学名:蜘蛛抱蛋盾蚧
类属:翅目,盾蚧科
成虫:雌虫介壳褐色端尖狭,后端宽圆,前2个淡黄色壳点;
雌虫体淡黄色,细长,后胸和腹部侧缘突出成显著瓣状。
雄虫介壳白色或淡黄色、较小、狭长,两侧近于平行,背面有3条纵脊线,壳点淡黄色位于前端。
卵:黄色,长卵形。
幼虫:鲜黄色,椭圆形。
|
红掌橘长盾蚧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粉虱成虫体长1mm,白色,翅透明具白色细小粉状物。蛹长0. 粉虱55一0.77mm,宽0.36一0.53mm。背刚毛较少,4对,背蜡孔少。头部边缘圆形,且较深弯。胸部气门褶不明显,背中央具疣突2—5个。侧背腹部具乳头状突起8个。侧背区微皱不宽,尾脊变化明显,瓶形孔大小0.05—0.09×0.03—0.04(mm),唇舌末端大小0.02—0.05×0.02—0.03(mm)。盖瓣近圆形。尾沟0 |
粉虱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蚜虫--繁殖最快的昆虫 蚜虫俗称腻虫或蜜虫等,隶属于半翅目(原为同翅目Homoptera),包括球蚜总科Adelgoidea和蚜总科Aphidoidea。蚜虫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热带地区分布很少。目前世界已知约4700余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前翅4~5斜脉,触角次生感觉圈圆形,腹管管状的蚜虫。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 |
蚜虫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体长一般为0.5-7毫米,也有少数种类体长可达8-10毫米。体细长而扁,或为圆筒形;颜色为黄褐、苍白或黑色,有的若虫红色。有翅种类单眼2-3个,无翅种类无单眼。口器锉吸式,上颚口针多不对称。翅狭长,边缘有很多长而整齐的缨状缘毛。足跗节端部有可伸缩的端泡。 |
蓟马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成虫雌性体长约1.3mm,淡色至暗棕 色;头宽大于长,略微短于前胸,头顶布满纵横 交接线纹,触角7节;胸部橙黄或淡棕色,前胸 略宽于头,翅2对;腹部黑褐色。雄体体长约 1mm,黄色,翅无色透明。卵肾形,淡黄色。若 虫体形与成虫相似,但体小,淡褐色,无翅,触角节数少。
|
黄胸蓟马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主要发生在:羊蹄甲、芍药、牡丹、大丽花、万寿菊、一串红、梅花、丁香、海棠、迎春等。
雌成虫卵圆形,朱红或锈红色,长约 1m;体色无季节性变化,体侧有黑褐色斑纹。 :菱形,红或浅黄色。卵球形。
|
朱砂叶螨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主要危害:山楂、榆叶梅、海棠、石榴、榕树、山桃、锦葵、美国芙蓉、马蹄莲、海芋等多种植物。
雌成虫体长O.5mm,红色体背稍隆起,有刚毛26根。雄成虫0.4mm,腹部渐狭,末端尖, 橙黄或浅绿色。幼螨圆球形,橙红色,足3对。若 螨体形似成虫,黄绿色,前期体背有刚毛,两侧有明显黑绿色斑纹,后期可辨雌雄,足4对。卵球形,有光泽。
|
山楂叶螨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主要危害丁香树。成虫雌体长约lmm,黑褐色,翅淡 黄褐色,翅缘有长毛,翅基、中、端部有黑褐斑 4个;雄体长约0.5mm,黄色,翅黑褐色,上有 白斑3个;卵肾形,略向一侧弯曲,长约0.2mm, 白色透明。若虫初孵时乳白色,眼红色。蛹具翅 芽4个。
|
女贞饰棍蓟马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主要危害:桑、梓、梨、卫茅、糖械、槐、柳、茉莉、夹竹桃、散尾葵和海桐等多种植物。
雌成虫椭圆形,长3-5mm,红色,全体覆盖一层较薄的白色蜡粉; 体缘周有白色蜡丝17对,蜡丝细直,基部粗大,末端略尖,体前部蜡 丝短,向后稍长,末对蜡丝最长,为体长的1/3-2/3,末前对蜡丝长度约为体度的1/2,其余蜡丝长 度约为体宽的1/4;触角念珠状, 8节;腹裂1个,椭圆形;臀瓣发达而突出,顶端生有臀瓣刺 |
康氏粉蚧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主要危害:卫矛、忍冬、素馨、丁香、瑞 香、南蛇藤、山梅花、莺尾、富贵草、大叶黄杨等。
雌成虫介壳长梨形,长1.4-2mm, 褐至紫褐色,前端尖,后端宽,常弯曲,背有浅中脊1条;壳点2个,位于前端,黄褐色。虫体 宽纺锤形,长约1.4mm,橙黄色,体前部膜质; 臀叶3对,中叶大而突,端部略叉开,内缘略长 于外缘,有细锯齿,第2和3叶相仿,均双分,呈 球状突出;背腺稍小于缘腺,每侧60余个,按节 排成 |
卫矛矢尖盾蚧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主要危害:山茶花、柑橘、榛、苏铁、无花果、芒果、桂花、棕榈、杨梅、阴香、蒲桃、细叶榕、夹 竹桃、散尾葵、百合、女贞、冬青、卫矛、黄杨、月桂、玫瑰、美人蕉、杜鹃、茉莉、仙人掌、秋海棠、虎尾兰、木兰、广玉兰等300余种植物。
雌成虫介壳正圆形,略扁,直径1- 2mm,暗褐、紫褐主黑色,边缘白、灰白或灰褐色,质地厚而坚硬,中间向周围边缘略斜低,分泌物环 纹密而显著,似锥形草帽;壳点2个,位于中央, |
黑褐圆盾蚧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主要危害:榆、杨、柳、苹果、梨、桃、葡萄、柑 橘、山楂、酸橙、苦橙、女贞、杏、醋栗、刺槐、 茶、胡桃、枣、红瑞木、木瓜等百余种植物。
雌成虫介壳圆形,隆起,直径1.2-1.6mm,活体蟹青色,死体灰白、灰褐(夏型) 或黑色(冬型) ,隆起处从内向外为灰白色、黑色、灰黄色3个同心圆,表面有暗色轮状纹;壳 点2个,位于介壳中心,黄或淡橙色。虫体心脏 形,长约1mm,黄色,膜质,前宽后狭,腹节侧 |
梨笠圆盾蚧(梨圆蚧)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仅危害仙人掌科植物。雌成虫介壳近圆形,直径1.8-2.5mm,白或棕白色,略隆起;壳点2个,位于中心,重叠,暗棕、暗褐至黑色,腹壳薄,残留在植物上。虫体近圆形,后端略尖;臀叶4对,中叶较小,以中部最宽,从此向端部叉开,第2、3叶几乎等大,第4叶小,双分,内叶大于外叶;背腺多,远小于缘腺,成列,第6腹节每侧1大群,为亚中、亚缘之复合,第1-5腹节每节具亚缘群,第4-5腹节每 节具亚中群,每群6-8腺 |
仙人掌白背盾蚧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主要危害:雪松、黑松、赤松、海松、罗汉松、桧柏、冷杉、云杉、铁杉、坚杉、油杉、红豆杉、土杉等。
雌成虫介壳狭长卵形,长约1.2mm,黄褐或深褐色,两侧几乎平行,主要由第2壳点形成,背面被一薄层白色粉状蜡质分泌物,中间有不明显 的纵脊线1条,壳之周围有一圈白蜡缘;壳点2个,第1壳点椭圆形,黄色,有3/4伸出在第2壳点外。虫体长卵形,长约0.8mm,淡橙黄色,前端圆整,两侧略平行,后端尖削,分节不 |
日本单蜕盾蚧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主要寄生在:百合科、芸香科、茶科、兰科、莎草科、蕨科、凤尾松科、卷柏科、棕榈科、天南星科、 鸭跖草科、石蒜科、芭蕉科、胡椒科、豆科、楝科、大戟科、漆树科、冬青科、锦葵科、石楠科、木犀科、茄科、禾本雌成虫介壳长梨形,长2-2.8mm,灰黄、黄褐或褐色;前端尖狭,后端宽圆,常弯曲,弧形横纹不明显,质地相当薄;壳点2个,淡褐色,位于前端,第1壳点伸出第2壳点外一半。虫体纺锤形或细长形,长1-1.5mm, |
苏铁褐点并盾蚧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主要寄主:常春藤、苏铁、棕榈、女贞、广玉兰、文竹、桂花、夹竹桃、万年青、茶花、玉兰、鹤望兰、九里香、大叶黄杨、丁香、月桂、棕竹、天门冬、柑橘、芒果、枣、柿、无花果、木兰、合 欢、羊蹄甲、连翘、蒲葵、槌子、仙客来、杜鹊、 卫矛、秋海棠、含笑、石竹、兰草、芦荟、朱蕉等多种植物。
雌成虫介壳圆形,直径约2mm,白、淡灰或土黄色,扁平或微微隆起,很薄;壳点2个, 位于中央或近中央,黄或淡黄褐色,覆有白 |
常春藤圆盾蚧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主要寄主:桃、桑、李、杏、油桐、樱花、茶、悬 铃木、丁香、枫、槭、榉、合欢、葡萄、梅、柿、 核桃、无花果、栗、银杏、芒果、棒、杨、柳、白 蜡、榆、黄杨、皂荚、朴、槐、女贞、木棒、芙蓉、 玫瑰、天竺葵、芍药、小檗、羊蹄甲、胡颓子、夹 竹桃、苏铁等。
雌成虫介壳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2.5mm,白、黄白或灰白色,隆起,常混有植物 表皮组织;壳点2个,偏边,不突出介壳外,第1壳点淡黄色,有时 |
桑白盾蚧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主要寄生在木兰科、茶科、木犀科、楝科、棕榈科、夹竹桃科、蔷薇科、小檗科、石楠科、金缕梅科40余科多种植物。
雌成虫介壳长梨形,前窄后宽,长2-4mm,白色,不透明,质地较厚,背面常显不规则的棱线,略扁平,大小和形状常因寄主及生境差异而相差甚大;壳点2个,黄褐至橘褐色,位于前端,第1壳点色稍浅。雌成虫体纺锤形,长1.1-1.4mm,橄榄黄色,前胸或中胸常特征性膨大;触角间距很近,前气门腺10-16 |
考氏白盾蚧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主要发生在:柑橘、茶、苹果、李、梅、杨、皂荚、丁香、木兰、榉、榆、葡萄、枫、赤杨、海桐、吊钟花、牡丹等。
雌成虫介壳长棒或长纺锤形,长约1.7mm,暗棕色或深褐色,覆盖一厚层白色不透明分泌物,直或略弯曲,侧缘几乎平行,两端稍变狭长成圆形,背面隆起;壳点2个,暗棕色或深褐色,第2壳点几乎占介壳的全部,盖住成虫,第1壳点突出在前端。虫体长纺锤形,长约1mm,淡紫色,腹末黄色;臀叶2对,发达,中叶大 |
吹绵蚧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
|
主要寄生在黄杨、卫矛、茉莉、柑橘、枸杞、桂花、玳玳、佛手、无花果、椿、榕、茶、蔷薇、朴、樟、月桂、十大功劳、桃叶珊瑚等200余种植物。
雌成虫介壳椭圆形,长1.5-2mm,白、灰或浅褐色,质地薄,扁平;壳点2个,位于前缘,黄或黄褐色,第1壳点卵形,叠在第2壳点上,其前缘接触或超出第2壳点的轮廓线,第2壳点并不特别大;腹壳薄,白色。虫体宽卵形,长约0.8mm,紫色,臀叶3对发达,形状相似,每侧有1 |
糠片盾蚧 |
|
【虫害图库】 -
刺吸式害虫 |
|
|